114中文网 > 我家少年郎 > 第58章

第58章


天才刚亮,早起的人不多。

        项桓穿好衣衫出去,沿着这附近的民居一个一个的敲开门,他其实平时很少同这些人打交道的,因为刚搬来不久,腿又伤着,连院子都不怎么出。

        宛遥和他都不是爱时常走动的人,这是生活环境的使然,大户人家从没有喜欢串门的习惯。

        陌生的邻里们皆狐疑地站在门口,听完少年的描述后,又纷纷整齐地摇头,表示对此毫无印象。

        项桓于是走出了那片民居,往青龙城方向而行。

        偌大的州城,街巷纵横交错,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朝哪里走,可总觉得脚步不能停下,好似一旦停下,伤腿便会顷刻间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长街开始车水马龙,喧嚣的叫卖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在耳边模糊不清。

        项桓走在这红尘万象里,依稀想起很久之前的某个晚上,他挨了一顿打跑出家门,步伐缓慢地穿梭于坊间的十字街中。

        那时候宵禁,四下无人,万籁皆如死寂,而武侯不知几时就会钻出来。

        他也是这样埋首走着,头顶一方深黑的天,毛月亮昏黄得瞧不出形状。

        冷清的街道上,忽听得有人小声唤道:“项桓……项桓……”

        他站直身子缓缓转头,两扇宅门前的灯笼将两道影子一后一前地交织,女孩子单薄的模样就在背后。

        好像永远如影随形一般。

        她怔愣地盯着他脸上的伤,“你爹……又打你了?”

        项桓不说话。

        大概也有些忌惮,女孩儿犹豫了好一阵,才小心翼翼走上前,踮着脚给他擦脸。

        项桓低头下来,瘦高的影子将她整个人罩成一抹暗色,他沉默了很久,然后去牵她的手,用力握在掌心。

        寒来暑往,枯荣明灭。

        时人忙忙碌碌一生,身边去留者无数,回头想起的却也多是当初落魄之际肯为他点一盏明灯的人。

        青龙城的当铺内,因战祸不断,百姓银钱吃紧,赶着来典当的人居然不少,柜前甚至排起了长队,人挨人,人挤人,闹大了还得让伙计出来调停。

        等宛遥办完了事,已经是日上三竿,她在里边被闷得满脑袋汗,站在门前长舒了口气。

        这天老阴着不下雨,连气息都是闷热的。

        在附近买了一碗凉茶先解渴,宛遥甫一转身,正对面就看到项桓直愣愣地站在那儿。

        猝不及防地四目相对,他似乎也始料未及地怔了下,原本踟蹰的步子蓦地顿住,一双茫然的星眸就那么定定地望着。

        不远不近的两丈,像是突然将隔山分海的距离以一线拉近,如此令人没有防备。

        宛遥比他还感到意外,匆匆付过水钱便将茶碗还回去,一面走一面道:“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

        半句话未及说完,手腕上莫名一痛,一股极大的劲道拉着她往前拽,而面颊所贴着的是堵温热厚实的墙,心跳沉稳有力。

        宛遥能感觉到腰身和后背像是被两条铁箍禁锢住,这是从前全然没有过的情况,她知道项桓就是抱她,也不会这样用力。

        而那股灼热的呼吸正轻喷在颈窝处,他双臂死死地近乎圈着她周身。

        宛遥呆了一阵,也终于觉得窘迫了,试图挣扎了下。

        “干什么啊,大街上……”

        “你先别动!”他忽然咬着牙,“先别动……”

        “听我说完。”

        宛遥被他语气一怔,也就只好僵在那儿。

        耳畔的气息逐渐放缓,项桓像是深吸了口气,嗓音低沉:“我知道,我昨天做得过分了。”

        “……不该把脾气发在你身上。”

        “不该那么不近人情。”

        他不禁加重了些力道,“今后不会了。”

        宛遥在他肩头眨了数下眼,迟疑着要开口,“我……”

        “宛遥!”他却咬咬牙打断,“你……先别走好不好?”

        再给我一点时间。

        他其实还想说:再给我点时间,我能改的。

        项桓这个人,连他自己都清楚自己那点脾气,宁可硬着头皮死撑也不会讲半句软话,宛遥能够了解这番低声下气,对他而言究竟是怎样艰难的让步。

        周遭已经有过客神色复杂地回眸张望。

        她原本被他抱着,两手不知怎么放地晾在外,眼下便慢慢抓住项桓的衣衫。

        “我……”宛遥一时间倒有些难以解释地牵了牵嘴角,“我只是……跑去当铺而典当些旧衣服而已,还没打算要走。”

        那一瞬,她感觉到后背的手臂动作微滞,先前的力道渐次退却,周围寂静了好一阵,仿佛满世界都是小贩的叫卖声。

        项桓把自己那两条胳膊一点一点从她身上撕下来,眼底的情绪霎时变得有些难以言喻,他这会儿大概不瞎了,抬眼明明白白看见了宛遥身后的当铺。于是不自在地抿唇道:

        “你……是去当铺啊?”

        后者尽量收敛表情地嗯了一声,给足了他面子。

        项桓唇边微抽,很是不能理解地问:“那、那你干嘛把包袱拿走了?”

        “我不拿包袱,怎么装衣服?”

        “……”没法反驳。

        他继续追问:“可家里的米缸怎么没米了?”

        宛遥很自然道:“都吃光了啊。”

        “……”好有道理。

        密布的乌云忽被一袭清风吹走了,雨没落下,反而投射万丈日光,照得人简直睁不开眼。

        饭桌上,宛遥把钱袋子抖开,叮叮当当倒出一把零碎的钱。

        几粒碎银子,两吊铜钱。

        以上就是他们俩如今全部的家当。

        尽管离家前,宛遥起码带了六七十两银子,但沿途一路花费,再加上治病、用药、住店、租房、近半年的饮食开销,各种杂七杂八,有出项没进项,用光是迟早的事。

        她将银钱排开,两个人相对而坐,盯着这堆玩意儿大眼瞪小眼。

        宛遥瞥了瞥他,用手堆起铜板,好让它们显得多一点。

        “再不想办法赚钱,咱们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她支肘在桌,和他商量道:“我今天出去逛城里的医馆,碰巧看见有一家缺大夫,我琢磨着,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能去试试。”

        项桓听完就皱眉:“不行。这又不是长安城,你人生地不熟的,太不安全了。”

        宛遥瞪他,“说得轻巧,我要是不去,家里吃什么?”

        “那不还有我吗?”他往后一靠,倚着帽椅不悦,“我一个大男人,哪有让女孩子养家糊口的道理。”

        话音刚落,伤腿处便被宛遥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

        “你现在缺胳膊断腿的,能怎么找钱?自己好好在家养伤吧。”她掀了掀眼皮,“免得惹出新病来,钱没赚着还倒花出一笔。”

        “我哪有这么没用……”项桓悄悄看了看她,伸出手摊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别说缺了条腿,我只剩手也养得活你。”

        宛遥收好银钱,像是想起了什么,垂眸微不可见地牵了下唇角,忽然开口唤他:“项桓。”

        她声音轻轻的,“你方才满大街跑,是怕我把你丢下了不管么?”

        “……”

        项桓其实都不大想提这么丢脸的事了,他把玩着茶杯,嘴唇抿成了一条线。

        “那不是……我身上也没钱吗。”

        他揉了一下鼻子,“而且腿也没好,你要真把我扔在这儿。”项桓飞快抬眸,“我岂不是要饿死。”

        闻言,宛遥把钱袋打好结子,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起身往外走。

        项桓最近挺怕她来这么一下的,目光一路跟过去。

        心里忍不住打鼓,难道是话没说对?他选项又选错了?

        “你、你干嘛去?”

        宛遥提起门边的篮子,随手丢了根烂菜叶到他头上,“做饭啊。”

        而对于去医馆的事她到底还是很坚持,第二日就登门同药坊的掌柜详谈。

        但项桓有句话确实未说错,此地毕竟不是长安城,人家对她既不知根也不知底,自古对女人的轻视使得掌柜很是犹豫。

        不过也许是真的太缺人了,谈到最后也只能勉强答应——暂用半月。

        以这半月的时间来检验她的医术,工钱还能不给,得等期满与东家商量了再做定夺。

        项桓自然是认为对方欺人太甚,但苦于别无门路,宛遥迟疑片刻,仍旧把这些霸王条款照单全收。

        故而接下来的半月,他俨然成了被留在家里的孤寡老人,每日一早就得目送宛遥出诊,正午随便吃点昨天的剩饭,晚上再等她回家做新的。

        只过了五天,项桓便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太不行了。

        让宛遥养他已经是奇耻大辱,还别说自己整天跟个废物似的无所事事,简直不如一死了之。

        白日里只要得空,项桓就会拖着他的伤腿来回走动,好让身体恢复更快些。

        他清楚自己但凡康复了,有手有脚干什么不能赚钱。

        这是一段他们俩各自分头行动的时日。

        夜里吃过饭,都累得不行,倒头便睡。到后来项桓也会在下午鼓捣一些简单的菜,虽卖相从来不堪入目,好歹已从火烧庖厨变成了饺子水面轮番上阵。

        至于炒菜,还是不行的,有时实在是吃面吃腻了,他还能操自己的老本行去烤鱼。

        很快,宛遥已在医馆待了半月。

        据这些天的观察,她发现城内看病的人其实并不如长安那么多,前来抓药的又普遍是寻常百姓,药草和诊费皆不昂贵,一日下来根本挣不了几个钱,更别说掌柜那边还要层层分成,到她这儿一个月能拿到的工钱委实偏少。

        而医馆中的大部分银钱却都是靠另外几位大夫上门给城内显贵治病调理所得。

        地方的官员山高皇帝远,自有他们捞钱的一套手段,个个富得流油。

        宛遥每日写方子的时候,看那些进进出出的病人,心中不禁冒出一个想法。


  (https://www.114wxw.cc/book/71734635/72429792.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