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72章 东平郡王回京

第172章 东平郡王回京


第172章  东平郡王回京

        京城,

        西郊,

        平山下的庄园内,

        一处屋子内,传来穆莳愤怒的吼声,裘世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

        “这才是一位王者的样子,来,痛饮此盅酒。”

        穆莳二话没说拿过来就是一饮而尽,双目圆睁,血红的样子实在是骇人,冷声道;

        “老师来此,必有事交代,如今没有外人,老师有何教我。”

        裘世安放下手中的酒盅,也是一脸的复杂,喃喃道;

        “老师,哎,好久也没见你这么叫我了,这一晃都是快二十年了,你也不回京城住,一直待在这个山窝窝里有何意义,你现在知道京城发生了何事嘛?”

        听闻老师问话,东平郡王也是一头雾水,自己毕竟久不居京城,这京城的事知道的就慢,亦或者就不知道。

        此话问了毕竟有深意,想了想除了边军进城,之后的事自己就不怎么知道了,难道还有反复。

        就脸色诚恳的问道;

        “还请老师教我。”

        “嗯,孺子可教也。”

        裘世安就坐在那,不紧不慢的把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事说了出来,事无巨细,并且着重说了北静王的动态还有洛云侯进京和贾家对抗。

        穆莳一时也是大惊,局势由此反复也是自己没想到的。

        北静王水溶,穆莳脸上闪过愤恨之色,但是如今的他也是被下了兵权,内心还是有些爽利。

        “老师,这些事并无不同啊?”

        “伱啊,在此地再待下去,就废了,你看不出来吗,京城各部都在分化拉拢,别的不说,北静王可是再添助力,别人不知道,杂家可是清楚地很。”

        穆莳大惊,此言何意,难道北静王已然有足够的实力了吗。

        “老师,北静王难道起复了?”

        看到穆莳如此惊慌的样子,裘世安没好气的说道;

        “那倒是没有,只是说他已然拉拢了边军二将,此事我也是无意发现的,宫中的采买都是我负责,在运河接货的时候,甄家的船可是到了云阳卸下,直接进了云阳边军的手里,你说哪里那么巧的事?”

        裘世安似嘲讽一番又道;

        “我就派人紧紧盯着,没成想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了好多货船来此,云阳边军接手后又派人运送了一些物资想西走,你可知何意?”

        穆莳一时脑子有些慌乱,顺口问道;

        “那是何意?”

        裘世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就证明这物资就不是单单送给云阳边军一个的,必然还有另一位,那你猜猜这位会是谁呢?”

        “老师请说,会是谁?”

        裘世安没有在言语,坐了回去,继续押了一口香茗,紧紧的盯着穆莳的眼睛问道;

        “还用我说,北王府麾下谁被安排进了边军?”

        这才回过神的东平郡王穆莳,也是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茶,一饮而尽,甩了甩头,定了定心神细细回想。

        边军主要是大武国公控制的,因为贾家领了京城京营就把部分边军将领撤回去。

        然后东北二王依次失了兵权,朝廷就把手下大将和兵力补充到了边军,这样北王麾下自然是指昭武和昭勇二位将军了。

        “老师指的是侯秀清和江成楚二位将军。”

        穆莳冷冷的把话说出来,裘世安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也,就是他二人,没想到吧?”

        “是没想到,这二人不是早就脱离了北王府加入到了国公府边军体系里了吗,怎么现在又吃里扒外了?”

        “哈哈哈!”

        裘世安竟然笑出声,

        “说得好,这有奶就是娘啊,如果没有此次边军进京还真没有此事,但是恰恰此时皇上让边军进京了,你也知道国公一派啥都好就是穷,此二人见了北静王你说是不是干柴碰烈火。”

        “老师说得对,来痛饮此盅酒。”

        二人又是满上一盅,端起来相互敬了一下就再次一饮而尽,

        “痛快!今日,本王才活得舒爽,老师,皇上让边军进京必有变故,要么是太上皇那,要么是文官那,也有可能两者都有。”

        说完,穆莳就恢复了冷静的状态,裘世安见此杨静一亮,贺道;

        “恭喜王爷回来了,此言不假,皇上想夺权了,文官亦是如此,现在的京城可是比过年热闹百倍啊。”

        “那本王何时才能露面啊?”

        “快了,明天可是大朝会,皇上特意启用乾清宫,还有京城大比就在三日后,想办法让阳宝清将军把名次提前。”

        穆莳自然知道老师指的是山阳郡边军将领阳宝清,乃是东王府旧臣,对老王爷忠心耿耿,对自己也是照顾有加,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那晚上就辛苦老师了,吃完饭就回京。”

        “好,你能振奋起来,杂家也就欣慰了。”

        裘世安说道此间,眼里竟然流出了泪水,穆莳一时沉默不语,刚想说话就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裘世安听到立刻就用衣袖擦拭眼角。

        而东平郡王穆莳脸色不善,怒喝道;

        “谁,?”

        山庄管事听到语气不善的问话,也是打了一个哆嗦,压抑的回道;

        “王爷,奴才山庄的管事,此间时候有京城专门来此送上请柬,特意交代要送到王爷手中。”

        穆莳看向裘世安,后者点了点头,这才说道;

        “进来吧,什么请柬?”

        管事低头进来也不敢大声说话,小声回道;

        “回王爷,这竟然是怡春院送来的。”

        “嗯?怡春院!”

        穆莳诧异的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就先打发了管事出去,管事如蒙大赦的小跑而去,把门关好这才靠着墙重重喘了一口粗气。

        而在屋内的穆莳赶紧把请柬递了过去,裘世安也是纳闷的接过来看了一下。

        “有意思,有意思,现在谁都想跳出来啊。”

        “老师,这怡春院春楼都能发请柬了,本王还真是闻所未闻啊。”

        东王有些不理解京城还有这样操作的,裘世安冷哼一声。

        “我道是谁呢,你可知这怡春院背后的东主可是谁?”

        久不在京城居住的东平郡王穆莳,一时也摸不准,但是必然知道,能在今晚设下如此场面的必然是王爷之流,勋贵没有人有这财力,不是北王就是皇室的人会是谁呢。

        “老师请直言,本王觉得不是北静王水溶就是皇室之人。”

        裘世安一脸的欣赏,赞赏道;

        “还算是通透,能想到此处,但是北静王绝不可能,他现在要是那么蹦跶,刚到手的边军还能保住,必然是皇室之人,那由此胆量的必然和皇上有关,你说呢?”

        看到如此讲解,穆莳眼中一亮,道;

        “老师说的是皇上的内弟忠顺亲王周建安,可对?”

        “必然是他了。”

        看到老师如此肯定,穆莳也是心神大定,这周建安可是兵败关外,如此之人现在冒出头可是有大文章啊。

        再者洛云侯,这位猛人可是踩着他的头上位的,有意思,太有意思了,今晚可是要大开眼界啊。

        “老师,谢老师点播之恩。”

        穆莳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裘世安赶紧扶住,感慨道;

        “杂家也是无用之人,王府至今没有出上一份力,实在惭愧,咱家的年纪也大了恐怕没有多少时间报效老王爷的恩惠了,尽所能及,王爷,人不怕失败,就怕没有进取之心,你看北王如此年级还不是在努力,西王和南王更不必说,如今大势已成,在难动分毫。”

        “咳咳。”

        裘世安忽然紧凑的咳嗽了几声,穆莳急忙扶住,担心的问道;

        “老师,您。”

        裘世安一摆手,

        “无事。你听我说。”

        “关外洛云侯崛起必然挡住了北王的去处只得在边军一处起死回生,而你,江南回不去了,只能等,现在江南太平教发展的迅猛说不定哪天就变了颜色,所以你要准备充分,以待天时,记住东南边陲未必不是个好地方,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裘世安紧紧的抓住穆莳的双手,厉声说道。

        “记住了吗?”

        “记住了老师,您倒时和徒儿一起走,咱们爷俩享福去。”

        “好孩子,好。”

        穆莳内心触动极大,知道此话也就是安慰自己,如此年级,到了那时还有几日可活啊,罢了,我东王绝不比他人差。

        “老师,您慢慢歇着,本王沐浴更衣,准备回京,会一会群雄。”

        东平郡王穆莳眼中流露出恶狼一般的眼神,冷酷而又阴毒。

        “去吧,去吧,多带些侍卫,小心无大错,杂家就不陪你,这烤肉够味,我在吃点。”

        穆莳恭敬一拜,

        “老师慢点吃,学生先去了。”

        行了一礼之后,大步流星的走出屋外,大喊一声;

        “来人,准备给本王沐浴更衣。”

        “是王爷。”

        不知从何处出来大量的仆人和丫鬟,看着忙碌的众人,穆莳转过一个房间进了去,看见在里面红了眼眶的王妃,柔声说道;

        “爱妃,苦了你了,今晚随本王回京。”

        王妃喜极而泣,抽泣的回道;

        “好,好,一切听王爷的。”

        过了一段时间,穆莳沐浴完之后换了一身王服,修剪了胡须,一位温文尔雅,不怒自威的青年走了出来,那是从来没有过的自信,张扬而又内敛,收拾完毕之后,带着护卫家丁。

        骑在马上的东王大喊一声;

        “回京!”


  (https://www.114wxw.cc/book/55073754/117925879.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