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人在大唐:为官七十载被贬十次 > 第29章 有利可图,便是仕途

第29章 有利可图,便是仕途


杨宇语重心长的给杨礼分析道:
  “仲书,你哥我这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哥这样的奇遇的,你要知道天下之大,李飞将军这样的人,只有一个!”
  杨礼激动之情一时间冷静了下来,杨宇说道:
  “再给你说一个典型的案例,史上如商鞅与秦孝公者,有几个!”
  杨礼回道:
  “一个!”
  杨宇说道:
  “吾弟天资聪颖,正是士大夫之命,若是急功近利,另辟蹊径,恐根基不稳,历来宰相者,无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你今时年方十三,莫要急了,望弟能修身养性也!”
  杨礼重重的点了点头:
  “大哥,我定会考上,博士说明年要带我上京,参加科举!”
  杨宇一愣,想起来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感叹道:
  “这么快吗!”
  杨礼说道:
  “是的,吾已是秀才,待秋围、南选后可成举人,就能进京赶考了!”
  杨宇笑道:
  “岭南不是只做南选吗!”
  杨礼也笑了:
  “欣慰杜构博士经办了官学,可以进京!再者,自唐武德开科举以来,从未说岭南不可进京赶考,只是行程千里迢迢,岭南人大多不愿罢了!”
  杨宇思忖片刻:
  “原来如此!吾弟,你定要把握机会,切记人这一生遇到的贵人者寥寥无几,杜构博士应当是你一生的贵人了!好生跟着他学习,仕途方面多与他请教!”
  杨礼回道:
  “弟省得,哥哥莫要为我担忧!只是你仕途坎坷,也不知司马之后,又要何去何从!”
  杨宇笑道:
  “你倒是为我前途担忧起来了,你可别忘了哥哥有何等能耐,箱子你偷偷挖出来看了吧,你再看我给父亲的鲁班家具全书,你再瞧瞧我的拼音与音标一书,再看看你,待你上了京,做了大官,谁还敢动我和父母!你去京城,家里用得有个人的!”
  杨礼本来很高兴,听到拼音与音标千字文,心里又一紧:
  “大哥,这些我自是省得的,再不济把阿爷阿娘全带进京师便可!只有一事,你那书,有些危险!你还是一同与我进京,我让杜博士多照顾便是!”
  杨宇为了安杨礼的心,也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吾弟,人情总是会用完的,虽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你与杜构博士师徒之情,不可为了我而消耗太多!我必然不适合走明经进士之路的!”
  杨宇看出来杨礼的不安,用极为安心的语气很严肃地给他分析道:
  “我知你在忧心我之所做所为,我试图推翻传统的教学与传统的制度,若是入了京城,自然受到士人百般嘲讽与抵触!但在岭南,却是没人管的,大唐立世九年,岭南仍是三不管之地!也许皇帝愿意我的书在岭南传播开来,若是事成了,我书将在岭南遍地开花,我也将会是这里最有影响力的学士!”
  杨礼并没有感到高兴:
  “大哥,太出彩了也不好!”
  杨宇又缓和了一下语气:
  “你我三年前一同入学,院试、乡试我皆不如你,也不如其他学子,但是其他方面,却比你要大胆,要天马行空许多,往后我定不再做会牵连父母之事,你且安心去走你的仕途!”
  杨礼仔细听着杨宇的教诲:
  “是,大哥!弟当牢记于心!”
  杨宇笑道:
  “莫要如此紧张,你我谈话洒脱些为好,不然多见外!”
  杨礼无语,嘟囔道:
  “不知道是谁说正事的时候表情比父亲还严肃的!”
  杨宇一愣:
  “真的很严肃吗!”
  杨礼白了一眼:
  “不说比父亲严肃了,比杜荷博士有过之无不及!”
  杨宇刚才的挠了挠头:
  “习惯了,说事儿的时候总是不尽然的严肃起来!”
  杨宇说的是,他前世一些习惯,前世他总喜欢把事情当做事情来做,比较较真,所以后来整个人都抑郁了!
  杨礼却笑道:
  “不过,很有威严!!”
  杨宇笑道:
  “哎,老弟,你若是进士或是明经考过了入了翰林院或是校书郎,你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儿做!?”
  杨礼摇了摇头!
  杨宇知道,自己这个老弟是别人给他一个章程,他才能做好事情,在这方面他的主见倒是低了一些!
  杨宇为了引导他去想问题,于是说道:
  “你看啊!咱们学习或者墨写文章时政时,词语成语是不是都从诗词典籍中寻找出处!”
  杨礼有些愣怔:
  “然也!全是如此!”
  杨宇接着说道:
  “那你再看看,若是有这么一本书,专门收集成语,词语,且用小楷标注词意与出处,你觉得对学习,会不会很有帮助!”
  杨礼肯定道:
  “那是必然,显而易见之事吗!”
  杨宇说道:
  “你说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还没有人去编纂呢!”
  杨宇恍然大悟:
  “大哥你是想,若我成了校书郎,便可以翻阅宫中典籍收集成语词语,编纂了!?”

  杨宇说道:
  “唉,我可没说让你去编撰啊!你自己说的!遇到困难别哭鼻子!也别怪我!”
  杨礼笑了:
  “大哥,我明白了,我准备立刻开始!”
  杨礼今日听杜荷说要带他进京赶考,本来心情有些压抑,还有些迷茫,他自信自己能考上,但是考上了自己要干什么呢,毫无头绪!直到杨宇点破此事!
  杨宇在这个世界上最佩服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母亲陈芬,他是怎么猜到杨宇有心事的呢!
  杨宇甩开一些想不明白的思绪:
  “吾弟,那你想好了如何编纂了吗?”
  杨礼又傻眼了:
  “大哥,你写过书,有什么可以教授我的吗!”
  杨宇笑道:
  “首先,你要想到,编纂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你可以列大纲,然后写细则,填写内容后,便可成书!”
  杨礼想了想说道:
  “为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哥你看我这样如何:我把每一本经书列为一个大纲,书中成语词语,按出处先后排列列细则,然后与你的《拼音与音标千字文》一样标明页数,然后在其上注明出处和注释,你看如何!”
  杨宇笑道:
  “嗯,不错!比我高明多了,我想的是建立一个新体系,你想的却是实事求是,恭喜你出师了!”
  杨礼很谦虚:
  “大哥,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想法!”
  杨宇笑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困难的事情很难做,我们学习那么多知识,不是为了什么做官或者人前显贵的,我们应当要时刻去应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人们更加快速有效地更好生活!”
  杨礼傻眼了:
  “可是大哥,我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吗!”
  杨宇不得不对不起自己老妈了,直接说道:
  “那是咱阿娘的想法,她这辈子都没出过容州城,她知道的少!”
  杨礼:
  “嘿嘿,哥哥你在作,老妈的扫帚又要脱几根红粮头杆子了!”
  杨宇脸一绷:
  “说正事呢!别动不动就告状,老大不小了还!”


  (https://www.114wxw.cc/book/54333408/77777749.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