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 我十八岁为你 >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第6章


江茫去那个学校报名了。

        江茫这半年去了也有四五个学校,因为环境、成绩、时间、手续,最后定了这里。

        她上一次来这里,还是给姐姐做伴娘的时候,那都是小学时候的事了。

        这里只有两所高中,一中在新城区,环境好,离姐姐家也近,原本是第一选择的,她甚至当天都和新生去大厅报名了。结果教导主任推校长,校长推教导主任。来办事的也懂。江茫听说,他们前两年也收了一个转学的女学生,她跳楼了。具体怎么样也不得而知,总之学校不想再收突如其来的转学生了。

        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又去了二中。二中在老区,究竟多老,江茫真正了解是在好几个月后搬去那里才知道。

        二中收下了江茫。那天姐夫去校长办公室时,还在说江茫成绩好,写作文也拿过奖什么的,大概江茫看起来也很乖,走之前,校长还跟她说:“来了一定要认真学习哦。”

        姐夫当时搓着裤腿说江茫作文也写得好时,江茫还是很不好意思的,只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因为,她自己没真正拿过什么大奖,虽然市里的比赛也算过三关斩五将拿的奖,在校刊和市区报纸里也投过稿被用过,但是到了另一个地方甚至是另一个省份,她实在是不好意思拿出来讲了。

        她离开c市时,还把自己在校刊上登的文章一篇一篇看过,初中的,高一的都有。初中高中时,老师都会布置周记,多数时候让大家自由发挥,她把几本周记写的文章也翻了个遍。

        江茫一直很喜欢语文,但是她离真正的文学之间还有很大很大的距离。她对语文的这种启蒙是从小学开始的。她小学时也是挺爱看课外书的,晚上写了作业就是一直看课外书到十点多,有时候看入迷了,不知不觉就十一点多了,非要妈妈来催了,她才看完那一章罢休。

        她小学一开始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很皮很犟,像个男孩。老师布置的作文,很多时候还是妈妈一句一句教她写的。

        三年级,她记得有一次自己坐车从c城到y城,大巴车上,坐她身边的姐姐在看一本书,就拿了同系列的一本小说给江茫。

        江茫觉得很有意思,她后来一直记得那本书的某个情节,然后回家了就找来这个作家同系列的小说,这位作家写的都是动物小说,讲的是动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感情。江茫心里是很佩服的,这位作家的语言可以说很质朴,就是那么质朴的一句句话,构造了一个个丰富多彩有情有义的动物世界。

        江茫到初中时已经把这个作家写的这一系列的动物小说集齐了,17本,每一本都记得情节,当然她最后也找到了那天在巴士上读的那一本。

        情节是,马戏团的人为了骗狮子跳火圈,就让和它有深厚感情的人类乳母在火圈后面哭,后来狮子也不相信乳母了。

        大概是这样的,江茫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大概是受这个作家的启蒙,她自己后来写作文也总是觉得,文章里的真情实感是最重要的。妈妈也很支持她的这个想法。

        后来,她在小学也对写作文越来越有兴趣,作文也经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读,她对各种征文和作文比赛也很积极。

        这像是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初中。

        但是真正翻阅自己写的东西,她还是觉得很不好意思,写的很幼稚,

        初中的周记有时候还偷懒。

        但是她这个启蒙的故事,在初中和高中的周记第一篇都写了。

        高中时,她还是保持着对语文的这种热衷,她甚至在计划书里写,语文要拿第一。

        她确实做到了,除了两次考试,她的语文在每一场无论大考还是小考都是第一名。

        她还记得那篇市里拿奖的作文,写的是读后感,高中组的在一块。她记得他们班当时也给老师投了十几篇,最后从学校里出去的也就几篇了,这是老师告诉她的。那天老师来找她签投向市里的一个承诺书时,她很高兴。最后有四篇拿了奖,她是二等奖,高一唯一一个。

        这个奖的表彰在校刊的封皮内侧,这篇文章在校刊上的第二篇。

        萧潇当时看到跟她说:当时他们班的很多人看到,都说很熟悉江茫的名字,因为江茫初中时几乎每期校刊上都有她。

        说实话,江茫觉得自己以前写得更不咋滴,她一度怀疑,当时是没人想投校刊,只有她每次这么积极,所以老师就选了她的。

        她记得高一时每节语文课时都安排同学们自由发挥演讲。江茫轮着三次,都挑了一些自己想讲的又那么敏感的话题。她是为谁说的,为谁在正名?

        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她觉得自己现在在教室里讲,也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大家以后、社会以后,一定会更多地看向那些人群。那少数人也会得到更多的关心,会被更多地理解,会更加正视自己,医疗技术也许也会越来越好,他们也可以变得高兴。那少数人也会被更多地包容,而非被说矫情、恶心、被当作异类。

        那少数人里,有武思。

        演讲完,老师总是点评说她,思想深刻。她后来写了一篇周记,说的是自己对身边朋友把深刻的文章幼稚化玩笑化理解的事情,话说得并不委婉,甚至就是包含了指责的意思的。老师底下写着:思想深刻,就一定是好事吗?

        她当时感觉自己被敲了一下,确实啊,自己就是太自大了,飘了,再说了,别人怎么想,轮得到她说吗,她都不该这样做。自己也幼稚得不行啊,哪有什么思想深刻,就是想的多。她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老师要说的话都告诉她了。

        可是语文第一名,江茫的理科却垃圾得不行,名次要被拖下十几名。

        那个学期她总是往语文老师办公室跑,语文老师姓陈。她有时候背书,有时候默写,有时候去看作文。她其实有很多话想和陈老师说,但是她开不了口,就是在那里多待一会,就觉得有片刻的安宁。

        那个学期快结束时,陈老师跟她约定了,下个学期她做课代表。江茫很高兴,也是真的想给陈老师当课代表,她觉得陈老师有江湖气,很酷。

        那个学期结束考试成绩出来时,很多同学一起去了办公室,但是陈老师单独留了她。

        办公室只剩下江茫和陈老师,只剩下头顶上那一盏灯,昏暗的,灰蒙的,陈老师拿成绩单给她分析,说希望她别的科目能更努力,争取一定要去实验班,她说:“我相信你的,你和别人不一样。”

        江茫走出办公室就忍不住想掉眼泪。

        江茫也没能遵守和陈老师的约定,没有成为她的课代表。

        江茫大概也想不到,自己对语文那种热情,也在接下来三年里消散了。

        她这三年只写过两篇征文,一篇是来到这里后老师大概想看看她水平,指定她写的,那篇文章后来拿了三等奖。还有一篇是高二暑假写的,她自己找的,全国性的征文,分初赛和决赛,决赛的地点在上海,她有私心,那时候她太想逃离了。最后也没有进决赛,这也是江茫意料之中的。

        她在c城时,考试写作文还会任性地写散文甚至是心血来潮编故事写小说,她考场作文写的其实不怎么样,但是最后给出的分都不低,她也读过当时当作范文的别的同学写的考场作文,写的真的很好,大气磅礴的。

        在高一上个学期她也写过散文,后来分了班被明确的规定制止了。老师要求写议论文,开头写几行到几行,用技巧引出论点,要几个分论点,不完成就会被罚抄作文什么的。她是很不解的,不过后来也理解了。考试,写应试作文,理所当然。

        更何况,在这件事上大家都是没有任何可以发言和任性的余地的。

        或许消散的,也不只是对语文的那份执着和热情。


  (https://www.114wxw.cc/book/11873274/71290037.html)


1秒记住114中文:www.114wx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14wxw.cc